11月20日晚,我院第六期分团校暨“青年先锋”团学素质训练营在锦绣小剧场正式开班。全体团校成员参加了本次开班仪式。仪式由合唱共青团团歌拉开帷幕,院团委副书记赵怡凡同学介绍本次团校安排,学院代表王一诺同学发言三个部分组成。


团校第一课
院党委副书记张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团校第一课。他以学院的特殊性以及成立到至今团委和学生会取得众多优秀成绩,成果,是学长学姐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为引,希望大家能将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接着,老师阐述了团学干部应具有的素养,提出了“五个度”——“刚度”、“信度”、“效度”、“频度”、“温度”,以明确团学干部的定位。并用开展的多元化活动和学院运动会为例,老师强调了要通过活动凝聚人心,提升凝聚力,以及如何将工作与学院特色相结合。张勇老师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团学队伍建设的要求,同学们要集思广益,认识自己,认识学习他人,重视团队精神。接下来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学会倾诉,通过与他人分享快乐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减少生活工作上的焦虑,扭转其不良情势。最后针对生涯规划问题,老师以“预则立,不立则废”作结。

做好基层团组织建设
11月21日中午,校团委副书记沈妍伶老师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主题向团校成员主讲了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相关内容。向同学们具体介绍了基层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及设置,宁波大学基层团支部的团务指导,宁波大学活力团支部建设品牌项目及宁波大学基层团建工作年度时间表等。通过沈妍伶老师的讲座,同学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共青团,更加熟悉了团组织的运作和团工作的开展,清楚了团员发展的流程以及团活动的目的与关怀。

榜样的力量
11月22日中午,2021级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郑哲学长在锦绣小剧场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保研经历。
郑哲学长文理兼修,让同学们看到了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他将自己的经历分成了三个环环相扣的部分,——大学生活,竞赛保研,支教经历。郑哲学长通过分享自己心理的转变,学生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为大家破除迷茫;学长提到我们要因身边优秀的人而审视自己,要多方面发展,多积累经验。在讲座的最后,郑哲学长向我们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招新时间,招募选拔到支教的流程,并且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选择支教的原因,支教时的真实情况,让大家对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讲座中,学长用众多的亲历见闻,传达了两个重点:不要随意定义自己,多关注各种机会。

学生活动策划
11月23日中午,院党委书记周洵瑛老师以“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团学干部”为主题向团校成员主讲团学活动策划的相关内容。在讲座中,老师通过真实的事例向同学们讲解了团学活动策划的重点。首先,老师以宁波本地企业—雅戈尔为例, 阐述了一个组织对一个人的培养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面对2009年甲流时,新show大赛策划创作的坎坷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人与一个组织的相互作用,共同成长。在最后老师讲到的2008年的万人小品大赛活动十年回顾中,老师重点向同学们强调了凝聚力,团队的凝聚力是实现团队目标的重要条件。
学生活动的策划需要仔细思考活动目的,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注重沟通与协作,受众范围要广。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更好地开展活动策划工作指明了方向,拓展了路径。

新媒体文稿撰写摄影与推文排版
11月28日中午,由新媒体部长李婧羽同学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文稿撰写摄影与推文排版相关内容。
李婧羽彤同学讲到文稿撰写需要真实,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在文章中体现出何时何地何事何人,内容需要主干突出,小心“流水账”的出现。在讲到如何拍好各类活动照片时,李婧羽同学指出应该特别注意画面的稳定,曝光以及构图问题。她以拍摄讲座活动为例,指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关于讲座大场景的照片,同时还应包括主讲人和观众的特写镜头。在推文排版这块,李婧羽同学讲到模板应与推文的主题相符合,不管是哪类推文都应该简洁大方,格式统一。大家通过本次讲座学习到了许多与新媒体工作相关的实用技巧,提高了专业性。
团校的最后,由各组同学代表在线上进行了结业总结和感悟分享。通过评比,共选出13名优秀团校成员:豆玥仪 杨明俊 肖玥竺 雍羚艺 史泽阳 董蔓蔓 刘杰睿 黄心钰 苏仪宁 辜佳一 陈茂林 吴澳 孙梓茜。
在本次团校活动中,各位团校成员受益匪浅。同学们在对团组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的同时,个人素质水平,政治素养,工作规划,专业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希望在日后能为团组织的的建设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力。